最新消息

2016-09-03
標題:翁禮祺觀點:台灣金融科技人才培育,一塊遺失的拼圖


圖註:華頓商學院推出華頓金融科技俱樂部(Wharton FinTech Club)。(取自華頓商學院官網)

 

 

台灣隨著全球流行,呼喊口號要發展金融科技,卻少有人思考如何培育金融科技所需要的跨界(Trans-boundary)、跨業(Trans-Industry)人才。在現今與未來台灣教育上,就有如一塊遺失的拼圖(missing puzzle)。
 

筆者從事金融科技創業,了解尋覓人才不易。想要尋找同時具備金融領域知識 (Financial Markets Domain)、以及資訊科技(Technology Background)背景的人才,實屬難尋。自己從2015年10月份開始與教授夥伴合作,在校園內指導學生進行金融科技專案。也應邀請到資訊管理、資訊工程、財務金融學系演講,說明金融科技的趨勢,鼓勵金融或資訊背景學生提早做好在學校期間可以做好的準備。一段時間下來,我逐漸能了解,資訊管理(工程)的學生,擁有紮實的科技知識,但卻難以了解金融市場領域,甚至將基金誤解為雞精。 財務金融學系學生雖懂得金融知識,但也缺少機會接觸大數據的爬文工具(如Python)、與高階程式語言(如R-語言)等資訊工具,以應用在金融數據領域分析。資工與管理學院的互動不多,居中讓兩者可以互相對話的人才,在校園裡面也不易尋得。

 

 

歐美知名工商學院,積極發展金融科技課程 

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本財,不僅台灣應該關心人才的培育,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下,歐美著名商學或理工學院,已經積極發展各類教學方式,來培育金融科技人才。以下是幾所知名的工商學院發展金融科技的例子。

紐約大學的斯特恩商學院(NYU,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) 於2016年6月22日發布新聞稿,宣布該校全職和兼職MBA學生,將能夠選擇金融科技作為它們的研究專業項目(Specialization)。學院將提供八堂有關金融科技的選修課程,主題由手機銀行、到數位貨幣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影響。紐約大學自認扮演一個國際精英商學院角色,體認此金融科技潮流,願意投資師資與課程,訓練MBA畢業生投入到金融科技行業。
 

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( Wharton School ) 自2015年11月開始,推出了華頓金融科技俱樂部(Wharton FinTech Club),與知名金融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人才儲備庫(Talents Pool)。並成立金融科技加速器,邀請創投共同進行培育。 另一所台灣留學生喜愛的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(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) ,於2016年2月也推出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應用學科,包括P2P 借貸,股權眾籌,區塊鏈等。並且邀請成功金融科技人士擔任演講嘉賓,例如邀請SoFi共同創辦人分享該公司在學生貸款的創新模式分享。

 

 

在工學院方面,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( MIT) 自2016年7月成立為期12周,註冊費用高達美元2,300元的金融科技線上教學與認證課程(FinTech on-line learning and certificate)。才開放第一學期報名,即吸引了全球數千人註冊。­台灣也有不少研究機構以及創業團隊報名參加,藉此機會與全球金融科技人士交流。

在歐洲方面,排名全球前十所大學,並以數據科學研究著稱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(Imperial College London),則與提供金融數據、以及法律資料庫見長的湯森路透公司合作,推行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(RegTech)綜合課程。兩者將透過學界與企業界的合作研究專案, 協助財金、監管、法律專業人士,解決金融科技、與未來金融監理的挑戰。

倫敦帝國學院。(維基百科)
倫敦帝國學院。(維基百科)

從以上工商學院開設的課程來觀察,可以體認到有愈來愈多的學生們開始關注、且願意學習金融科技。這股趨勢將驅使工商學院進行這方面課程的投資。引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院長的新聞稿:「我們體認到,科技將繼續以驚人的速度進行且改造商業環境。我們的商務教育需要創新,以跟上快速的變化。我們金融科技專業學程將是把財務、資訊,運營、管理各種科學的綜合應用。」

註:資料整理時間到2016年7月。(資料來源:各官方網站 整理: 鉅資科技。)
註:資料整理時間到2016年7月。(資料來源:各官方網站 整理: 鉅資科技。)

東南亞國家, 快速提升全球人才競爭力

人才培育,百年樹人。無人才無法成大事,企業如此,國家策略發展亦是如此。值得注意的是,東南亞地區國家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排行上,已經大幅提升到世界排名的前段班。一份由法國著名學院INSEAD (本校區位於法國塞納馬恩省的楓丹白露,在新加坡、阿布達比都有分校) 所進行的國家的吸引力人才研究專案,所編製的2015-2016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(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 Index 2015-2016),其中新加坡全球排名第2,馬來西亞排名第30。而我們誤以為落後的菲律賓,其全球排名也居於第56名,超過泰國排名的第69名。顯現在東南亞地區,各國除自身發展人才培育之外,也因區域性彼此吸引效果,聚集大量高競爭力人才於此區域。

三個培育台灣金融科技人才的建議

看完上述國際菁英學院,積極經營金融科技教育的作法,台灣或可從中汲取有效經驗,建立或調整自己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策略。筆者願就身為金融科技新創事業者,建議以下幾個面向來執行,分別是學校面、政府面、全球面。

華頓商學院主建物。(維基百科)
華頓商學院主建物。(維基百科)

一、於學校內成立「金融科技學院」(Colleg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)。規劃至少院級以上的學程,甚至是跨院的金融科技聯合課程。學校可以向上述國際菁英學院取經,設計結合財務、資訊,運營、管理各種科學的學程。向現有以及未來招生的學生,宣導新課程的內容以及未來性。體察學生的意向流露、興趣選擇,隨時依校方資源調整資師資與課程,建立種子師資培育。以建立菁英金融科技學院為目標前進。

二、由政府建立「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中心」 (Joint Lab)。由學術機構、金融機構,金融資訊數據廠商,以及新創公司聯合成立。金融機構可以提供金融領域的實地運作了解,提供專業技術性業師,挹注師資陣容。金融資訊數據廠商,則有能力提供財金、法規等方面的龐大數據庫 (如倫敦帝國學院與數據廠商合作金融監管科技) 。政府可以設計提供稅賦優惠,或是專案的獎勵,給予協助的金融機構或金融數據廠商,協助減輕在成本以及授權上的負擔。近日立法委員,以及金融各公會所建議的監理沙盒(Regulatory Sandbox)機制,也可因此中心建立,考量建立於此。 。

三、擴大國際交流,與國際Fintech課程接軌 (access global FinTech World)。邀請各國金融或科技重要領袖,來台進行經驗分享。尤其是那些在國際金融機構工作的學者,以及全球成功金融科技新創巨擘(如南加州大學邀請 Sofi創辦人),他們的格局與高度,更是台灣各界學習的重要楷模。此工作不容易由台灣的單一學校可以做到,建議除可以由上述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協助邀請外,其他的國家級學術機構,如中央研究院,亦可以其在世界學術界的高度、國家級資源,引進國際級業師,進行深度的培育及佈局。

百年樹人,校園生根

金融科技已經發展成為破壞式創新 (Disruptive Innovation) 趨勢,難以漠視或阻擋。筆者始終認為,台灣創業者所發展的金融科技服務,不應只是將應用場域局限於台灣境內,而是可以擴大志向,以推出應用到國際社會可以使用的服務為目標。然而若想要踏上國際舞台與全球競爭,人才庫 (Talents Pools) 內涵的質與量,就是成敗與否的關鍵指標,也是金融產業發展、資訊產業升級、創新產業成功的根本關鍵。

希望本文中建議的三項做法,可以讓學術機構、政府主事者、金融機構、金融資訊數據業者等加入,共同來完成這塊尚未完成的拼圖。

*作者為鉅資科技總經理,兼任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系助理教授 

【轉載自風傳媒http://www.storm.mg/article/161219】